隨著電動車向800V高壓平台和基於SiC的驅動系統邁進,其電池管理系統(BMS)和通訊模組的工作頻率也越來越高。這種發展加劇了密集電池組中的電磁幹擾(EMI)問題,接地不當可能導致訊號失真、感測器故障,甚至安全故障。
在這種環境下,導電泡沫——電池模組和屏蔽罩之間至關重要的「電磁橋樑」——在維持EMC(電磁相容性)性能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傳統的消費級EMI泡棉材料已無法滿足汽車應用的嚴格要求。
圖:用於電動車電池模組 EMI 屏蔽的導電泡沫
在電池組組裝過程中,導電泡棉通常會經歷20%至30%的壓縮。回彈性差會導致“應力鬆弛”,從而降低接觸壓力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界面阻抗。
Konlida採用高密度 PORON® 基材結合梯度金屬化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經過 1000 小時的測試後,壓縮變形仍保持在 8% 以下,優於業界平均 15%。
快速充電或重載時的高溫可能超過100°C。標準鍍鎳EMI泡沫容易氧化,導致電阻增加,屏蔽效能降低。
康麗達研發出高溫複合塗層-以Cu-Ni為基層,提高附著力;以銀為表層,提高導電性。經125℃高溫老化1000小時後,表面電阻變化率維持在15%以內,確保長期接地可靠性。
圖:康麗達高回彈導電泡棉長期壓縮性能
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持續振動會導致EMI泡棉接觸點鬆脫。康麗達建議在結構設計中整合U形槽或定位凸塊,並使用高黏性背襯來確保穩定性。
某領先汽車廠商測試表明,採用一體化定位的FOF(Fabric-over-Foam)EMI屏蔽泡沫後, EMI變化量從±12dB下降到±4dB ,一致性顯著提高。
如需深入了解 FOF 屏蔽材料的優勢,請參閱“織物泡沫墊片:電阻率、屏蔽效果和壓縮性能” 。
與消費性電子產品以「輕薄」為主導不同,汽車應用要求可靠性、可重複性和可追溯性。康麗達提供針對電動車電池系統量身訂製的全面EMI解決方案,包括:
結構適應:客製化泡棉幾何形狀,以精確適應不同的模組公差。
DFM 支援:製造導向的設計指導,以防止組裝錯位。
驗證服務:支援AEC-Q200 認證的完整鹽霧、熱循環和振動測試報告。
“我們賣的不僅僅是泡沫卷,”康麗達汽車電子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構建了一個可靠的電磁生命網絡,連接電動汽車中的每個高壓節點。”
有關係統級 EMI 保護的相關見解,請探索PCB EMI 屏蔽:從點保護到系統級隔離。
根據GGII的研究,中國十大電池製造商中,已有7家將EMI屏蔽評估納入電池組結構的早期設計階段。導電泡沫的選擇越來越多地由EMC工程師而非採購團隊主導。
圖:康麗達汽車級EMI泡棉生產與測試環境
隨著電動車向更智慧、更高電壓的架構轉型,EMI屏蔽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功能安全的必需品。每一塊EMI屏蔽泡棉都肩負著維持高壓電池和車輛控制系統之間穩定通訊的責任。
康麗達透過持續創新和系統級工程支持,確保安全從每輛電動車內部的「隱形連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