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导电硅橡胶的隐性腐蚀:微尺度电化学如何破坏EMI可靠性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的通信基站、新能源汽车等场合,即使是先进的导电硅橡胶(也称电导橡胶导电泡棉橡胶),在使用18~24个月后,也会出现EMI性能突然下降的情况。

故障分析通常会发现金属表面出现白色絮状氧化物,导电织物边缘变黑,以及接触电阻急剧增加。令人惊讶的是,问题并非材料老化本身,而是微尺度电化学腐蚀——一个隐藏却至关重要的可靠性威胁。

本文探讨了微冷凝、异种金属接触和直流偏置如何在导电橡胶界面处形成局部原电池,从而导致离子迁移、氧化物沉积以及最终的 EMI 屏蔽失效。

SMT垫片精密贴装技术:回流焊兼容性和微应力控制本文首先关注机械可靠性,然后转向电化学维度:当水、电和金属相遇时,EMI 可靠性的真正考验就开始了。


电化学腐蚀的“三元素模型”

只有当这三种条件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腐蚀:

  • 电解质存在:凝结的水分形成薄液膜(RH > 60%)。

  • 不同金属:镍铜导电织物与铝外壳接触会产生电位差(ΔV > 150mV)。

  • 直流偏置路径:接地差异会产生导致腐蚀的微电流。

此时,界面的行为就像一个微型原电池:

  • 阳极(铝外壳): Al → Al³⁺ + 3e⁻(氧化,形成白色 Al(OH)₃)。

  • 阴极(镍铜层): O₂ + 2H₂O + 4e⁻ → 4OH⁻(碱性环境加速铜腐蚀)。

导电硅橡胶的电化学腐蚀机理:凝聚、异种金属和直流偏压驱动离子迁移、氧化物沉积和接触电阻上升。


腐蚀途径:从点蚀到屏蔽失效

  1. 微孔渗透——水分通过导电织物渗透到泡沫的金属涂层中。

  2. 离子迁移——Cu²⁺ 和 Ni²⁺ 离子在偏压下迁移,形成导电丝或绝缘氧化物。

  3. 接触性能下降——氧化物在界面处积聚,增加电阻并降低 EMI 屏蔽。

案例研究:在一次汽车 T-Box 测试中,接触电阻在暴露于湿热后从 0.2Ω 上升到 8.7Ω,屏蔽效能 在 300MHz–1GHz 频段下降了 20dB。


工程对策:从导电到电化学隔离

  1. 材料级解决方案

    • 镀银(降低氧化倾向)代替镍铜涂层。

    • 在导电织物和泡沫之间添加纳米氧化物扩散屏障。

  2. 结构设计策略

    • 等电位接地:通过对齐外壳和 PCB 接地来消除直流偏置。

    • 疏水密封:在接缝处涂上防水涂层,阻止薄膜形成。

  3. 环境保护

    • 密封等级从 IP54 升级至 IP67,以阻止湿气侵入。

    • 添加内部干燥剂以吸收残留湿气。

导电硅橡胶的可靠性风险:电化学失效机理及对策


腐蚀风险检测与预警

  • 电化学阻抗谱(EIS):检测低频下的界面电阻变化。

  • 微 X 射线衍射 (μ-XRD):识别腐蚀产物,例如 Cu₂O 或 Al(OH)₃。

  • 加速直流偏置湿热测试(85℃/85%RH + 5V):模拟长期降解。


EMI 故障:伪装的电化学事故

导电硅橡胶的失效通常不是由于材料缺陷,而是由于忽视了系统层面的电化学相互作用。

康丽达正在与客户合作开发界面腐蚀风险评估模型,使电化学稳定性成为EMI屏蔽材料选择的新基准。

作为可制造性的SMT垫片设计:确保无缝集成到自动化生产线强调放置和压缩的精确性,请记住这一点:真正的可靠性意味着能够经受住水、电压和金属的电化学三角考验——这是精密电子产品的终极考验。

上一个
SMT垫片精密贴装技术:回流焊兼容性和微应力控制
SMT垫片|紧凑而强大的电子设备EMI保护
下一个
为您推荐
没有数据
与我们取得联系
更高效电磁屏蔽组件定制解决方案专家
没有数据
暴民:+86 189 1365 7912
电话:+86 0512-66563293-8010
电子邮件: sales78@konlidacn.com
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东新路88号

ABOUT US

版权所有 © 2024 康利达 | 网站地图
Customer service
de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