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SMT墊片精密貼裝技術:回流焊接相容性與微應力控制

在高密度電子組裝中,SMT墊片已從手動後工序轉移到SMT生產線,從而實現與晶片、電容器和其他元件的同步貼裝。這種轉變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 泡沫能承受回流焊的高溫嗎?

  • 熱膨脹不匹配是否會造成微裂紋或界面分層?

  • 如何避免「看似安裝,實則失效」的隱憂?

本文重點研究了SMT墊片在回流焊中的材料穩定性和微應力管理,分析了其在240℃熱衝擊下的行為,並提出了從材料選擇到膠合劑系統和結構設計的全製程控制策略。

正如《SMT墊片可製造性設計》中所強調的:確保無縫整合到自動化生產線,設計必須超越「線路相容性」以確保真正的回流耐久性——這是成功實現自動化的決定性因素。


核心挑戰:SMT墊片的“三重熱衝擊”

SMT 墊片必須承受:

  • 黏合劑預固化(80–120°C)

  • 回流焊峰值溫度(210–240°C,持續30–60秒)

  • 快速冷卻(>2°C/s)

如果材料的熱膨脹係數 (CTE)不匹配或基材缺乏耐熱性,則風險包括:

  • 泡沫起泡、變黃或碳化

  • 黏合劑熱老化和黏合力損失

  • 金屬外殼的殘餘應力會影響長期接觸可靠性

回流條件下的SMT鍍金導電泡棉墊片


材質選擇:耐高溫是第一門檻

1. 基材選擇

  • 矽膠泡棉:工作溫度範圍為-50~200°C,短期最高可達250°C→回流焊接的首選

  • EPDM泡棉:耐熱性≤150°C→僅適用於低溫回流或預組裝

  • PU 泡棉:120°C 以上軟化 → 不建議用於回流焊接

2. 導電塗層穩定性

  • Ni-Cu 和 Ag-Cu 塗層在 240 °C 下保持穩定

  • 避免使用有機導電塗層(例如 PEDOT:PSS)

  • 以熱循環後的膠帶剝離試驗驗證附著力(ASTM D3359,-40°C ↔ 125°C,20 次循環,無分層)


黏合劑系統:熱活化膠帶(HAT)的興起

傳統壓敏膠 (PSA) 在高溫下會失去黏合力。熱活化膠帶 (HAT)現已成為 SMT 墊片的主流選擇:

  • 室溫下不黏膩→卷對卷運輸過程中無污染

  • 回流期間啟動→形成牢固的鍵

  • 後固化→優異的耐熱性與長期穩定性

正如康麗達導電泡棉加工和客製化服務中所強調的:從材料選擇到閉環交付康麗達採用HAT+捲盤封裝方式,在多種智慧型設備中實現“送料至回流不脫料”,實現從設計到量產的閉環。

康麗達導電泡棉加工客製化工作流程:從原料到交付閉環


結構設計:降低熱應力的三個關鍵策略

  1. 厚度優化

    • 避免泡棉厚度>1.0毫米(過度熱變形)

    • 建議 0.3–0.8 毫米以平衡壓縮和穩定性

  2. 邊緣應力釋放

    • 倒角或圓形邊緣可最大程度減少應力集中

    • 金屬界面處留出 0.1–0.2 毫米間隙,用於熱膨脹

  3. 本地位置

    • 對於較大的墊片區域,設計微米級釋放槽以防止膨脹


驗證方法:在真實 SMT 條件下測試

  • 回流模擬:JEDEC J-STD-020 → 驗證外觀、電阻、附著力變化

  • 熱循環+EMI屏蔽效能測試→確保效能不下降

  • 橫斷面分析→檢查分層或微裂紋


SMT墊片的可靠性:基於耐熱性

將墊片整合到SMT不僅是一項製程升級,更是材料科學的挑戰。康麗達利用其高溫材料庫、HAT黏合劑和DFM設計支持,幫助客戶跨越回流焊接門檻,實現全自動化、高可靠的生產

上一個
SMT墊片的可製造性設計:確保無縫整合到自動化生產線
為您推薦
沒有數據
與我們聯繫
更有效率電磁屏蔽組件客製化解決方案專家
沒有數據
暴民:+86 189 1365 7912
電話:+86 0512-66563293-8010
電子郵件: sales78@konlidacn.com
地址: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東新路88號

ABOUT US

版權所有 © 2024 康利達 | 網站地圖
Customer service
de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