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EMC垫片:用于抑制高频噪声的接口阻抗控制

5G通信、高性能计算和新能源汽车等高密度电子系统中,电磁干扰(EMI)已从低频传导转向GHz级辐射噪声。传统的“间隙阻断”屏蔽策略已不再适用。相反,EMC导电泡沫必须重新定义为阻抗匹配元件,用于管理高频电流路径和表面阻抗。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 EMC垫片作为GHz频段阻抗调节器,重点研究阻抗特性、表面电流分布和超越传统选择框架的多物理耦合行为。

📌 相关阅读:导电泡沫是什么?用途、应用和EMI屏蔽优势— 导电泡沫材料及其在 EMI 屏蔽中的作用的基础指南。


高频下的新挑战:传统泡沫为何在 GHz 频段“失效”?

当频率高于1 GHz时,电磁波长会缩短,导致电子系统对微间隙和材料不连续性高度敏感。传统的导电泡沫经常由于以下原因失效:

  • 涂层厚度不足:在1 GHz频率下,铜的趋肤深度约为2.1 μm。如果Ni/Cu涂层厚度小于5 μm,电阻会急剧增加。

  • 开孔散射:具有毫米级孔隙的聚氨酯泡沫会散射电磁波,导致泄漏。

  • 粘合剂介电损耗:有机粘合剂层会引起高频介电损耗,从而产生隐藏的泄漏通道。

使用 GHz 频率下的 EMC 导电泡沫进行界面阻抗控制:梯度涂层、闭孔结构和受控电流分布,以改善 5G 和汽车系统中的 EMI 屏蔽。


界面阻抗控制:从“导体”到“匹配层”

在高级应用中,EMC导电泡棉不再仅仅是导体,它还充当着外壳和结构之间的阻抗过渡层。康丽达实施了以下设计优化:

  • 梯度导电涂层:厚银基层(>8μm)确保导电性,而镍表面层可防止氧化并提高耐用性。

  • 闭孔微结构:精密发泡使孔径保持<0.1毫米,最大限度地减少GHz波段散射。

  • 低介电常数粘合剂:介电常数<3.0的改性丙烯酸粘合剂可降低高频损耗。


超越屏蔽效能:新的评估方法

除了标准屏蔽效能(SE)测试外,Konlida 还建议:

  • 矢量网络分析 (VNA):测量 1–10 GHz 范围内的 S21 参数以评估插入损耗。

  • 近场扫描:识别 GHz 级热点并验证泡沫在电流路径控制中的性能。

  • 阻抗谱:评估宽带阻抗以进行精确匹配设计。

📌 另请参阅: EMI 屏蔽导电泡沫:技术参数和选择指南— 为寻求详细泡沫特性和选择标准的工程师提供深入参考。

 EMC导电泡沫:电子系统中GHz级噪声抑制和阻抗控制的新视角。


“精密控制”时代的EMC垫片

解决 GHz EMI 挑战需要超越“导电性越高越好”的假设。相反,EMC 导电泡沫必须作为界面阻抗设计策略的一部分进行设计,以满足特定频率的需求。

康丽达EMC导电泡棉凭借不断的材料创新和先进的测试方法,为下一代系统提供精确的EMI解决方案,确保5G基础设施、高速计算和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 探索更多:导电泡沫的演变:从基础材料到高级应用— 导电泡沫技术如何在现代电子领域不断发展。

上一个
康丽达导电泡棉加工定制服务:从材料选择到闭环交付
为您推荐
没有数据
与我们取得联系
更高效电磁屏蔽组件定制解决方案专家
没有数据
暴民:+86 189 1365 7912
电话:+86 0512-66563293-8010
电子邮件: sales78@konlidacn.com
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东新路88号

ABOUT US

版权所有 © 2024 康利达 | 网站地图
Customer service
de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