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車、軌道運輸系統等惡劣環境中
ASTM B117是評估導電材料和塗層耐腐蝕性能的國際基準。關鍵測試參數包括:
鹽濃度: 5%NaCl溶液
pH範圍: 6.5–7.2(中性鹽霧)
溫度: 35℃±2℃
噴霧方式:連續或循環
測試時長: 24~1000小時(車規級≥500小時)
測試後的評估標準:
表面腐蝕程度(出現白銹或紅銹)
塗層和基材的完整性(分層或開裂)
電氣性能變化(表面和垂直接觸電阻)
樣品製備
將樣品切割成 50 × 100 毫米,同時保持導電層完好無損
清除油殘留以確保一致的腐蝕行為
記錄基線阻力:
表面電阻: ASTM D4935
接觸電阻: MIL-STD-202G
測試執行
垂直懸掛樣品以防止溶液匯集
每 24 小時檢查一次噴嘴
保持鹽霧沉積量為 1–2 mL/80 cm²/h
測試後評估
目視檢查:在 10 倍放大鏡下檢查腐蝕情況
電氣複測:比較腐蝕前後的電阻變化
結構分析:檢查基材膨脹或分層
導電層類型 | 電阻變化(500小時) | 主要故障模式 | 典型應用 |
---|---|---|---|
鎳銅塗層 | < 300% | 局部氧化、白銹 | 工業和消費性電子產品 |
鍍銀 | < 200% | 硫黑、微孔腐蝕 | 醫療和電信設備 |
銀-銅複合材料 | < 150% | 氧化均勻,無分層 | 電動車和軌道交通 |
研究表明,銀銅複合鍍層可透過優化鍍層緻密性和均勻性來提高耐腐蝕性能。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組測試中,傳統鎳銅泡棉在300小時後電阻增加了400% ,而銀銅複合泡棉僅增加了120%,成功滿足汽車級EMI可靠性要求。
有關屏蔽材料在電化學應力下的性能的更多信息,請參閱
👉 導電矽橡膠的隱性腐蝕:微尺度電化學如何破壞EMI可靠性
材質選擇:對於汽車和高濕度環境,選擇Ag-Cu 複合材料或Ni-Cu-Ag 三層塗層。
結構設計:採用全包裹泡棉結構,減少邊緣暴露。
製程控制:添加鈍化步驟以提高塗層密度和附著力。
驗證:要求提供 ASTM B117 測試報告,包括腐蝕前後的耐腐蝕資料。
耐鹽霧性並非簡單的「通過/失敗」測試,而是材料長期穩定性的定量指標。透過符合 ASTM B117 標準的測試,工程師可以預測 EMI 泡棉在沿海、潮濕或污染環境中的降解情況,有助於防止腐蝕引起的 EMI 故障並確保持久的性能。
了解SMT 墊片|緊湊而強大的電子設備 EMI 保護補充緊湊電子組件中的耐腐蝕泡棉。